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



取名五十肩症候群( Aging Fifty Shoulder Syndrome )芻


圖 1, Acromial Inclination Angle
我在「五十肩淺說」一文 ( http://classic-blog.udn.com/wglee/3395660   http://docwglee.blogspot.tw/2009/10/blog-post.html )  曾回憶當年在西雅圖華大當住院醫師 時, 跟恩師 Prof. Matsen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 (  肩旋轉肌袖病變 )的一些軼事。 我提到, 我跟刀 跟了一年多,才陡然一想 :莫非這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, 就是我們台灣人口中的 五十肩這事, 我原是訕笑自己真是遲鈍得可以!但 回國迄今,尤其, 選擇 開五十肩的刀, 作為我的主要專長後, 這 十幾年,五十肩的刀,開得越多, 對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   的了解越多,就越覺得還是採用 「五十肩 」這樣的稱呼, 比較能反映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 這毛病多樣性的本質與內容。

我會這樣說,主要是覺得教科書裡,對肩旋轉肌袖病變的 病因機轉,尤其是肩峰解剖學中,肩峰下空間()的問題,都 有所著墨 (圖1.2.3)
圖2. Critical Shoulder Angle
圖3. 肩峰下的空間(紅點框住)


唯獨對旋轉肌袖病變的描述,卻多只繞著肩痛、沾黏、活動受限 (Contracture 攣縮)、及 旋傳肌袖的破裂,以及手術方式打轉;這可能是就大多數美國病人此症的型態而寫。或許美國病人較能早期診斷、積極就醫,少有推託延宕,因此 開刀所見,多僅見沾黏 或簡單破裂,少見長期、慢性的變化,因此認為用關節鏡手術已遊刃有餘。但回來台灣,卻發現用關節鏡手術,無法把刀開得完整,容易留下術後關節強直的問題。

台灣的病人,或者是觀念上還停留在五十肩不必開刀的說法、或是怕開刀;多半能拖就拖,少能及時醫治。因此,等到真正願接受開刀時,其旋轉肌袖的病變,很多是我當年在美時未曾見到的「奇景」。 諸如:肥厚增生的滑囊,像牛皮樣,把肱骨頭端裹得緊緊的、不留動彈空間(圖4)
圖6.

圖4.
;或是 肌袖撕裂得一條條的 ,加上長期擠壓擰磨,變成串珠似的珠簾(圖5.6.)
圖5
或 肌袖增生褶疊像木耳,一打開,會瞬間像花苞綻開
…(圖6.7.)
圖6.
或是 受了又厚又韌
(纖維化)滑膜的箍掐,旋轉肌袖大範圍缺血(蒼白)(圖8.
圖8.
), 鬆綁才見血色回現的種種奇
圖7
景!這些,都是我在美國開刀所不曾見到,翻查英文教科書、文獻也無隻字言及!


基於前述此症之臨床症狀及開刀所見到 不同的病理呈現,個人認為英文教科書 所稱之 Subacromial impingement & Rotator Cuff Tendinopaty  ,即 中譯 「肩峰下夾擊 及 旋轉肌袖病變」 一詞,並沒能完整含括五十肩這毛病的內容。個人也認為若採關節鏡方式開刀,勢將無法完全妥善處理類似的上述圖示的病灶。

既然此症臨床及病理上都呈現多樣性,本質上,即是一種症候群(symptom complex);我個人意見,那就 倒不如 把中文病名回歸大家早已琅琅上口的五十肩,「五十肩症候群( Aging fifty shoulder Syndrome) 作為對照吧!這樣,病的內容不受 僅言「夾擊」之侷限,治療更能澈底 臻於至善,醫病間的溝通也一定更為清楚通暢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