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

怎樣才是好的運動鞋

骨科門診常常有一些「週末運動員」(Weekend Warrior),因腳踝扭傷、足底肌膜炎、跟腱滑囊腫、夾脛痛…….等運動傷害來求診。平常我在看腳的運動傷害時,會檢查患者所穿的運動鞋,看鞋的結構及磨損情形,這往往能讓我對病人受傷的原因多一層瞭解,有助於診斷及治療。果然發現很多的時候,除了可能是暖身不夠外,鞋子不對也是受傷的原因之一。大家若能對運動鞋多一點瞭解,選穿一雙好鞋,運動傷害應該可以減少。

生物力學上,腳在走路及運動時,除了須負載數倍於體重的重量外,還要因應及承擔不同動態的衝擊(impact),因此,走路 腳會「累」、運動 腳可能會受傷……,是很尋常的事。很多的實驗証實 設計好的運動鞋,除了穿著舒適外,還能有效幫襯、保護你的腳,使你在運動時 腳比較省力,也比較不會受傷。臺灣曾是製鞋王國,製鞋的技術與經驗 獨步全球;不過大部分人,對鞋子的構造沒甚麼概念,也不知道甚麼是好的運動鞋。

好的運動鞋在它每一部份的材質與設計。

就一般修閒活動的運動鞋而言,鞋內底墊材質應軟硬適當,先進一點的 還有分散或轉移足底壓力的設計,使腳在動態衝擊的瞬間,著地點的壓力降低;這在預防 甚至治療足底肌膜炎上,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
而底墊的內側緣 若有狀似隆起沙丘的設計 (足弓墊 arch support),使足弓得到支撐,則 內踝及 距跗關節 ( 踝關節下面一點的關節) 的受力 會產生移轉,可有效減少運動後小腿內脛的痠痛 (即 夾脛痛 Shin Splint); 這對有扁平足 或有足踝內翻傾向的人 尤其重要。鞋底 (sole) 包含 最上層(Insole),中間層(midsole) 及 底下層(outsole),通常是以上好的橡膠為材質。最上層常與底墊合而為一;中間層 有的有 內藏可變壓氣囊 設計( 這是真正的氣墊鞋!),好處如上述; 底下層除兼顧支撐、避震外,還要求具穩固的抓地力,因此常刻有形狀、深淺不同的花紋 (與輪胎的道理一樣)。鞋面則一般以皮革或合成織料為主,講求能穩固把腳包覆於鞋底,通風、耐扯又不重;鞋頭部份 則需有足夠的空間 避免腳趾擠壓長繭;鞋尾護踵 則必須密切貼合腳踵,且硬度要夠穩住足踝,才能避免足踝扭傷或產生足踵滑液囊炎。假如鞋高超過足踝(如籃球鞋),則護踵上端必須有V形凹槽設計,以防止對阿基里氏腱造成壓迫。

這些 就是好的運動鞋的設計。當然,這樣的運動鞋,不會是高跟鞋、涼鞋、拖鞋….,一定是完整的包鞋;選擇時,先視你所從事的運動,以上述的結構原理比對鞋子或說明,再多試穿幾雙看看,通常個中差異優劣立現,你只要選擇最舒適的就對了。不過運動鞋再好,也不是一鞋穿終生的!青少年,運動量大,腳也還在成長,所以每隔一段時間 就要換鞋。對一般人而言,雖只有早晚運動時穿那麼一下,但若穿起來感覺已鬆夸夸、沒有支撐感,則雖還新也要換,否則 還是容易造成腳的傷害。 美國運動醫學會就建議:每跑(走)400英哩 就該換鞋子。

比起手,腳實在比較「命苦」,任勞任怨沒得閒;買一雙好的運動鞋,寶貝一下你辛苦的「足下」,保護它在你運動時少受傷,應該也是不為過吧!(此文 亦刊載於聯合報 2007-11-19 E4 健康版)

1 則留言:

Quaine 提到...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