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靠兩下肢走路,移步前進的過程,必須有彎腿的動作,因此有了膝關節。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,承受身體重量,提供走、跑、蹲、爬、跳的需求,必須強壯、耐操又穩定,因此,構造上 除了有很強的 關節囊、內外側韌帶 圍繞、護衛著膝關節外,關節「裡面」還有兩條十字韌帶,這是膝關節比較特別的地方!
十字韌帶聯結著股骨、脛骨,一前一後,走向交叉呈十字(圖示),就好像是馬的轡韁,在膝關節 或掣或動 之間,協助維持關節屈曲時的穩定。
在韌帶完好之時,你幾乎感覺不到「它」的存在; 但一旦受了傷、甚至斷了,在下樓梯或小跑步、轉向時,你會忽然覺得膝一「軟」,整個人像要跪下、跌倒….;這時,你才知道它的重要!
十字韌帶由很強軔的 膠原纖維 組成,一般狀況下,它 沉默負責,夠你操一生;只有在不當的跳躍、急跑中緊急煞車或轉向、或強大的外力衝撞下才會受傷、斷裂;這常發生在籃球、足球、滑雪….等較劇烈的運動。女性因下肢負重軸線的角度大,又有女性荷爾蒙影響,比男性運動員更容易受傷。十字韌帶受傷斷裂後,幾乎不會癒合,在跑跳時關節不穩、發生位移,即使重建,多半不能再打職業隊,所以是美式足球隊天價球員心中的「最痛」;而在台灣,多半發生在機車的車禍意外,是機車騎士的「夢魘」!
臨床上,有經驗的醫師徒手檢查關節不穩的情況,就大概可作出診斷;確切的診斷除由磁振造影 (MRI) 看出端倪外,往往還須要作關節鏡檢查。要不要手術重建,端視個案之 年齡、工作、生活型態、運動….而定;通常向內斜走的前十字韌帶,比較容易受傷,且常伴隨有內側 半月軟骨 的破裂,須手術重建韌帶 同時修補半月軟骨; 位於關節腔後方,上下縱走的 後十字韌帶,一般較少單獨受傷,也較少須作重建手術。 韌帶重建手術,技術層面高,必須植入取自本身或捐贈者的適當韌帶作植體,以特別的方式固定在股骨端、脛骨端以取代原有韌帶;一般術後須 按部就班 作4 ~ 6月的復健,成功的話,病人可以回到運動場,也大大減少早發性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。
穿適當的運動鞋,在平整的場所跑、跳,打球;穿帶適當的護具 騎乘機車、滑雪…..,作好暖身才下場,庶幾才能減少十字韌帶的受傷。
2 則留言:
李醫師您好:
拜讀您的骨科專欄是每天必做的功課,請問您指的ACL往內斜走是股骨端還是脛骨端呢?謝謝~~
由股骨端 往內斜走至 脛骨端。
張貼留言